簡介
內容簡介
自殺防治是當代公共衛生以及心理衛生工作之重要課題,而影響自殺的因子是多面向的,源自於生物、心理、社會以及環境因素彼此複雜的交互作用,具有快速變動與不易測度的特質,致使自殺防治成為複雜而艱鉅的任務。
所謂「自殺防治,人人有責」,在自殺防治工作中,為達到全民參與、彼此關懷、珍愛生命、希望無限的理想境界,各類專業人員的積極參與是十分重要。研究顯示,40%~60%的自殺身亡者在自殺前一個月曾經就醫,但卻有相當比例的人不曾求助過精神醫療專業人員,而在自殺死亡率最高的群組- 65歲以上之老年人,自殺死亡前一個月內,曾至醫院診所就診高達九成(89.2%),而就診科別以內科為主(56.1%),其次為家醫科(27.3%)及不分科 (19.4%)。另也發現,自殺身亡者生前合併有重大傷病診斷的比例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老年自殺死亡者(65歲以上)生前合併有重大傷病診斷之比例高達七成五,罹患重大身體疾病者則超過五成。由此可見以醫院為基礎之自殺防治的重要性,尤其是非精神科別團隊,在醫療體系的網絡中更具關鍵性的角色。
醫院之醫療人員在面對高風險病人時,必須掌握並運用各種自殺防治資源,及早發現,即時介入,進而建構持續性與支持性的防治網絡,並透過「自殺防治守門人」訓練,提升醫院工作人員相關的知識、態度與技能。非精神科團隊在臨床工作時,能夠發揮守門人精神,當遇有自殺意圖之個案,能加以注意,即時通報和適時處置,並與精神科醫師密切合作,共同確保個案得到最適當的照護。
我們熱切期待醫療體系的努力投入與整合,促進各類專業人員的連結及積極參與,以落實「網網相連,面面俱到」,共同建立綿延牢固的自殺防治網絡。
章節
- 序(p.2)
- 前言(p.4)
- 壹、自殺問題的嚴重性及影響自殺風險之相關因素(p.6)
- 貳、以醫院為基礎之自殺防治(p.15)
- 一、醫院內部作業流程之規劃(p.15)
- 二、建立醫院標準化評估、處理及自殺通報流程(p.16)
- 三、建立自殺個案通報、自殺企圖個案登錄及管理系統(p.19)
- 四、落實自殺風險個案涉及特殊情況(兒虐、家暴、性侵)之責任通報(p.21)
- 五、自殺者遺族關懷照護服務(p.21)
- 六、自殺防治訓練課程及社區資源連結(p.21)
- 七、醫院管理機制之監控與評估(p.22)
- 叁、醫院內的自殺防治指引(p.23)
- 肆、醫院自殺防治守門人(p.30)
- 一、珍愛生命守門人──一問二應三轉介(p.30)
- 二、如何辨識一個有自殺意念的人(p.35)
- 三、如何評估自殺風險(p.39)
- 四、如何處理一位有自殺意念的人(p.40)
- 伍、醫院之老人自殺防治(p.44)
- 陸、自殺防治問題Q&A(p.47)
- 柒、相關資源(p.53)
FB留言
同作者書籍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