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近幾年臺灣時常發生虐待情事,報紙上的報導讓人讀了怵目驚心,有狠心的父親將幼兒丟進滾燙的麵湯裡燙死,有母親的情人將小孩暴力打得遍體鱗傷致死,有保母將他人的心肝寶貝凌虐而亡。根據兒福聯盟統計,近七年共發生217起重大兒虐案,造成99名兒少受虐致死。
本書的論述都是以科學實驗來強調虐待、創傷對兒童產生的傷害,包括成長至成年期時可能發生暴力循環、精神疾病甚至自殺事件,肉體的傷口或許可以癒合,但是精神上的損傷如何彌補?這種相關機制不但與大腦發育息息相關,近代的科學更一步證明影響直達最底層的分子基因層次,本書希望讀者不只是視虐待與精神疾病為表淺的社會現象或兒童教養問題,更能本諸科學精神來了解所謂的漸成基因作用與大腦科學的知識。
本書特色
本書所討論的議題都與我們的大腦有關,這是人類最神奇的器官,更是一個具有彈性的構造(與舊有觀念相反),現代科學家不但大力且深入地研究大腦,更添加探究基因變異的工具,創造出新穎的神經科學領域,使得遺傳學與演化學可能發生某些質變,值得讀者十分注意。
章節
- 自 序(p.I)
- 1. 兒童受虐待引起諸多副作用(p.1)
- 可怕的問題─虐待兒童(p.2)
- 兒童受虐身體加速老化(p.5)
- 兒童期創傷可能縮短二十年壽命(p.7)
- 兒童期壓力導致成年時不健康(p.13)
- 兒童期創傷如何引起成年人肥胖(p.16)
- 兒童期創傷如何引起成年人肥胖(p.20)
- 兒童期壓力會縮短端粒長度(p.23)
- 大災難引起兒童創傷(p.27)
- 經歷大飢荒大腦老得快(p.32)
- 兒童期貧窮影響成年基因(p.35)
- 兒童受虐改變壓力基因(p.39)
- 大屠殺的基因疤痕─兒童也受害(p.41)
- 兒童受虐憂鬱倍增(p.45)
- 虐待與自殺(p.48)
- 2. 父母親的行為影響兒童健康(p.51)
- 母親的飲食讓兒童肥胖(p.52)
- 母鼠的飲食改變小鼠毛色(p.54)
- 母親的壓力傳給子宮胎兒(p.58)
- 老爸肥胖影響女兒健康(p.61)
- 垃圾食物將癌症遺傳給後代(p.65)
- 你吃的食物可能改變基因(p.67)
- 3. 憂鬱症與壓力(p.71)
- 十分之一的兒童產生精神困擾(p.72)
- 罹患精神疾病會減少壽命(p.74)
- 慢性壓力導致憂鬱症(p.77)
- 父母親與小孩同感壓力(p.82)
- 父親得憂鬱症不利兒童健康(p.85)
- 百憂解如何影響大腦(p.88)
- 某些精神疾病可能起始於甲狀腺(p.90)
- 4. 漸成基因作用與其影響(p.95)
- 精神疾病與漸成基因作用(p.96)
- 環境對基因的影響(p.99)
- 基因甲基化模式標示肥胖(p.102)
- 長壽以非DNA 機制遺傳(p.105)
- 長壽以非傳統形式遺傳(p.109)
- 了解遺傳學的轉捩點─漸成基因作用(p.112)
- 心靈中隱藏的開關(p.118)
- 研究漸成基因組─決定各種標記(p.134)
- 5. 邊緣性人格異常症與大腦構造(p.139)
- 邊緣性人格異常症的神秘(p.140)
- 矯正邊緣性人格異常症(p.153)
- 左右大腦半球的演化來源(p.164)
- 大腦的白質是什麼(p.181)
- 參考文獻(p.195)
作者簡介
江建勳
輔仁大學生物學系畢業、英國倫敦大學大學學院解剖及發生生物學系博士班。主修:神經生物學、胚胎學、組織學。科學月刊社理事兼編輯委員、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衛生及醫療器材國家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任教: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及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開課:通識課程「生物醫學」、「人體疾病與生態」、「心理、生理與病理」。著作:《漸成基因與遺傳設計》;主編《生物醫學》、《愛滋病肆虐三十載》。
FB留言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