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內容簡介
練習「開放性溝通」,聽說問答沒阻礙!
跟孩子說話,你掌握正確方式了嗎?
你知道細微的一兩字之差,溝通效果可能大不同嗎?
專家告訴你,親子對話的重點不是跟孩子「說什麼」,而是「怎麼說」!
★看到孩子坐在桌旁,一邊玩著餐盤內的食物……
.你會高分貝對他說:「你又來了!快點吃,不然晚上就沒有睡前故事可以聽!」
.還是說:「我看到你在玩食物,而且盯著底下看。我聽到你悄悄說不喜歡吃飯。我猜想,你累了而且不餓?還是你不喜歡今天的菜?」
★當孩子氣沖沖回家,激動地跟妳說:「媽媽,吉塔不想再跟我一起玩了,我討厭她!」妳會怎麼回答她呢?
.「唉,怎麼又來了,這又不是第一次了。」
.「沒那麼嚴重吧!如果她不喜歡妳,代表妳一定也有不對的地方。」
.還是跟她說:「來,過來我這裡,妳看起來好失落。想不想跟我說,發生了什麼事呢?」
◎練習表達感官知覺和情緒,先了解再溝通!
在教養現場,經常聽到父母跟孩子說:「你說啊,發生什麼事?考試怎麼樣了?老實說哦……」「照著做就對了,不用再說了。」「不要那麼好奇,這不關你的事!」孩子的反應常常是:「媽媽一點都不在乎我的感受。」(難過)、「爸爸不想聽我講話,他只想著工作的事。」(退縮)「媽媽不懂我的煩惱。」(失望)
我們不善於聆聽,總是迫不及待想幫孩子解決問題、提出建議、命令孩子,或是以憤怒的語氣要求孩子……本書告訴你,親子有效對話的關鍵是掌握「開放性溝通」原則,將感官知覺、情緒和所有想法集結起來,一口氣完整說出來,就是一種「開放」方式,能使親子之間達到更深層的了解和同理,在情緒上搭起正面的連結,達到良性溝通。
◎留意用字遣詞,這樣說話效果大不同!
語言是溝通的利器,如何拿它來增進彼此交流?專家提醒你,即使處在混亂的情況下,都要先傾聽孩子再回答;同時,要了解影響孩子的關鍵話語、感受細微的用語差別、聽出話語中暗藏的訊息……
*當孩子說「我覺得」跟「我們覺得」,兩者其實不同。
*孩子說的「不要」,可能代表著「讓我自己來」。
*說話時,試著以「你可以」取代「你必須」;用「好,而且……」取代「好,但是……」。
*不要把「總是、從來沒有、如果……就……」掛在嘴邊。
*「為什麼」的問題有助於思考和認清事實,請別忽視它。
*當你準備告訴孩子事情時,請他先停下手邊的事務。
*別急著回答孩子的問題或下判斷,先問清楚狀況。
*避免用「你……」的話語影射對方的不是,改用「我……」的話語表達想法和期待。
*和孩子站在同等的位置上,彼此眼神交會,並加上肢體的接觸。
◎精采生活案例,教你跟孩子說話的正確方式
用適合孩子年紀的方式回答問題或傳達訊息,才能有效達到溝通的目的。全書藉由許多生活案例,深入淺出說明親子溝通的訣竅:包含對話焦點的轉換、開啟「第三隻耳朵聆聽」模式、提問與回答的技巧、和平解決衝突之道、如何使用鼓勵的話語、如何避開傷人或偽裝的話語、給予積極正向的信息傳遞、家庭會議的溝通原則、「學齡前/學齡期」孩子需要訂立的規矩及如何給予明確的指示……提供實用的「聽說問答技巧」和大量正反案例、例句作對照,引導父母採用正確的對話方式,面對孩子生活中的大小事。
大人的言行舉止或溝通模式,深深影響著孩子的情緒和一舉一動。身為父母,你是個溝通協調者,而非一名「馴獸師」。跟孩子說話之前,請先從聆聽和理解需求開始,才能引導孩子改善現狀,達到有效且和諧的親子溝通。
【本書特色】
1.本書用字淺白易懂,採用大量正反案例及句子作為輔助;每個章節穿插實用練習,並以逐項條列的方式陳述,引導父母對照真實情境,隨時將對話和教養觀點派上用場。
2.作者以溝通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分析學齡前和學齡期孩子的語言發展和理解程度,幫助父母了解語言的功能及話語的影響力,達到有效的親子溝通。
章節
- ◆ 給父母的話(p.6)
- ◆ 前言/語言幫孩子開啟通往世界的大門(p.9)
- Chapter 1 跟孩子說話,從了解語言的影響力開始 孩子的心靈發展和語言進化(p.12)
- 語言發展進行式 — 從聲音、單字到句子(p.14)
- 學齡前兒童的語言發展(幼稚園時期)(p.20)
- 學齡期兒童的語言發展(p.26)
- Chapter 2 開放式溝通,「聽說問答」沒阻礙 練習聆聽和表達,眼神、肢體相互輔助(p.30)
- 喚醒感官知覺,跟孩子充分溝通(p.32)
- 用「第三隻耳朵」聆聽(p.43)
- Chapter 3 提問與回答的技巧 觀察、聆聽、討論,回應生活大小事(p.62)
- 如何回應孩子的「為什麼」?(p.64)
- 兩性問題(p.67)
- 父母吵架和分居(p.70)
- 對世界的好奇(p.76)
- 價值觀的探問(p.81)
- Chapter 4 有效溝通,掌握影響孩子的關鍵話語 說鼓勵的話,用開放的態度聆聽(p.90)
- 「傷人」的話語打擊信心(p.93)
- 避免「說一套、做一套」難以適從(p.101)
- 以「鼓勵」的話語正向溝通(p.104)
- 避免用「你 ……」指責或影射(p.110)
- 以「我 ……」傳達想法和期待(p.113)
- 偽裝的「我 ……」話語(p.116)
- 「我」話語的影響力(p.124)
- Chapter 5 和平解決衝突 & 善用家庭會議展開對話 找出爭吵起因,家人之間更良性互動(p.128)
- 可預期的衝突(p.131)
- 親子衝突的導火線(p.132)
- 親子衝突哪裡來?(p.136)
- 需求性的衝突(p.145)
- 可避免的衝突(p.151)
- 無法避免的衝突(p.161)
- 不可預期的衝突(p.171)
- 家庭會議 — 和平解決衝突的幫手(p.173)
- 用和平溝通來解決衝突(p.185)
- ◆ 結語/家,是親子練習溝通的場所(p.196)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朵莉絲.赫克莫斯(Doris Heueck-Mauß)
從事兒童發展、人類行為及溝通等領域的心理學家。在長達三十餘年的實務經驗中,朵莉絲協助家長及孩子解決日常的教養衝突問題。其他著作,如《德國心理師媽媽這樣搞定固執小孩:設限管教失控情緒X難纏行為》(Das Trotzkopfalter)及《自由自在的學齡前時期》(Stressfreie Vorschuljahre,暫譯)皆為德國教養類書籍中的暢銷作品。朵莉絲目前居住在慕尼黑。
譯者簡介
楊婷湞
德文所碩士班畢業,教育所博士班進行式。幾年前研究翻譯,發現原文與譯文的取捨拿捏是門藝術;踏入教育領域之後,深覺教育方式是影響個人思維的關鍵。
FB留言
同書類書籍